首页 资讯 正文

免费午餐基金十四周年 惠及安徽57所乡村学校

体育正文 143 0

免费午餐基金十四周年 惠及安徽57所乡村学校

免费午餐基金十四周年 惠及安徽57所乡村学校

 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5月17日,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(miǎnfèi)午餐基金在杭州举办十四周年发布会。据悉,自2011年启动以来,该项目累计募集(mùjí)超12亿元善款,为全国1800余所学校、44万余名乡村(xiāngcūn)儿童提供热腾腾的(de)免费午餐。从解决“一顿饭”到助力(zhùlì)教育振兴,这场跨越14年的公益长跑,见证了社会力量与科技赋能(fùnéng)的深度融合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动能。其中,安徽省作为项目重要合作省份,12年来累计投入公益资金2902万元,惠及57所乡村学校,成为“多方共建(gòngjiàn)”公益模式的生动实践(shíjiàn)。

  公益初心:14年守护乡村(xiāngcūn)儿童成长

  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,涓涓细流汇成(huìchéng)江河。2011年,免费午餐在贵州黔西沙坝小学开出第一顿午餐,如今已(yǐ)覆盖全国26个省市(shěngshì)自治区(zìzhìqū)。2024年项目财报显示,全年筹款1.19亿元,惠及1800余所学校。每一份午餐背后,是志愿者翻山越岭的(de)坚持、厨师在灶台前的辛劳、乡村教师的坚守,以及无数爱心企业与公众的支持(zhīchí)。

  “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,而是千万人的力所能及。”第十四届全国(quánguó)人大代表、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、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詹成付强调,免费午餐的成功(chénggōng)源于对透明、创新与(yǔ)协作的坚持。项目通过“网络捐赠公示”“微博巡查”“一校一档”小程序等(děng)机制,确保每一分善款公开可查。坚持透明公开、合法(héfǎ)合规(héguī)切实监督,使得免费午餐成为民心工程、暖心工程、良心工程。”

  皖地深耕:12年助力乡村(xiāngcūn)教育振兴

  “2012年6月19日,免费午餐在安徽省(ānhuīshěng)滁州市定远县(dìngyuǎnxiàn)开餐(kāicān),开启(kāiqǐ)了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谊。”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发起人许可亮介绍,12年来,项目陆续在定远县、石台县、庐江县、歙县落地开餐,累计投入公益资金2902万元,覆盖57所乡村学校,惠及近万名师生。安徽省各级政府及县域合作伙伴(hézuòhuǒbàn)在场地协调、资金配套、日常监督(jiāndū)等方面提供(tígōng)全方位支持,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运行。

  在石台县,当地通过整合公益资源,将免费午餐与营养改善计划(jìhuà)结合,既解决(jiějué)孩子(háizi)“吃得上”,更关注“吃得好”,现已覆盖全县乡村中小学,许可(xǔkě)亮表示:“现在孩子们每天都能吃到荤素搭配的营养餐,老师(lǎoshī)们和家长们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馈。”安徽的实践印证了公益项目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的可能性,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“可复制(fùzhì)”的经验。

  安徽启示:乡村振兴(zhènxīng)中的公益力量

  免费午餐(wǔcān)“多方共建”的理念与(yǔ)安徽的行动不谋而合。当前,安徽正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,在(zài)皖北、大别山区等地推进营养改善与资源的建设。免费午餐在安徽的12年探索,为本地公益生态提供了一份参考——通过联动政府、企业(qǐyè)、社会(shèhuì)组织,将“热饭”与“优教”结合,既(jì)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,也能激发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性。

  “未来我们希望与安徽深化(shēnhuà)合作,探索‘公益(gōngyì)+乡村振兴’等新模式,让更多社会资源流向乡村。”许可亮表示(biǎoshì),免费午餐计划在安徽广大乡村地区试点(shìdiǎn)“公益厨房”项目,结合当地生态资源开发特色餐食,既保障儿童营养(yíngyǎng),又助力农产品推广,形成公益与产业的双向赋能。

  多方(duōfāng)联动:从温饱到教育的公益升级

  免费(miǎnfèi)午餐的公益版图正从“解决温饱”迈向“赋能教育”。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通过项目链接绘本、教具资源,提升(tíshēng)乡村教学质量;四川自贡市大安区借“大树学校计划”带动10余个帮扶项目落地。青海(qīnghǎi)玉树州政协主席肖顺琛分享,当地87所(suǒ)幼儿园的6421名师生受益于免费午餐,“公益与(yǔ)乡村振兴的融合,让更多孩子看到(kàndào)希望”。

  科技成为公益透明化的“守护者”。支付宝、阿里巴巴等平台2024年为项目筹款超1.2亿元,占总额90%以上(yǐshàng)。杭州作为“第二故乡”,以“政府引导+社会参与”模式打造(dǎzào)花开岭公益基地,7年间从荒芜山坳(shānào)蜕变为全国公益资源(zīyuán)枢纽。

  未来(wèilái)展望:从营养餐到终身关怀从在校学童到流动儿童群体

  免费(miǎnfèi)午餐创始发起人邓飞提出三大方向(dàfāngxiàng):14年来(niánlái),免费午餐初心未改,免费午餐未来的三个方向:“针对学校撤并后,设备(shèbèi)完善的学校,将利用学校闲置设备、场地就地改造变成长辈食堂,目前已在山东东平试点成功(chénggōng);第二,针对开餐项目学校,进一步做实午餐,我们联合众多社会组织和项目进校,持续提升乡村儿童福利(fúlì)。第三,乡村孩子去哪里,我们跟着去哪里,将流动(liúdòng)儿童纳入免费午餐支持中。”

  2024年(nián)启动的“大树学校计划(jìhuà)”已培训180名(míng)乡村教师,通过短视频链接资源,让学校成为“公益集散中心”。河南省信阳市明港镇(zhèn)段湾小学校长余军感慨:“过去我们(wǒmen)被动等待援助,现在能主动发声。一条视频就能让千里(qiānlǐ)外的企业伸出援手,技术正重新定义乡村的声量。”14年善意(shànyì)汇聚成江海。5月18日,“潮闻西湖 有爱(ài)就行”公益跑在杭州启动,近千名参与者用脚步为乡村儿童兑换营养餐(yíngyǎngcān)。这场跨越屏幕与山海的爱心接力,印证了“人人可公益”的时代命题。未来,免费午餐将继续以透明与创新为翼,守护更多孩子的健康成长,也为乡村振兴写下温暖的注脚。

  2011年2月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项关于(guānyú)中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的(de)调查报告揭示:中西部(zhōngxībù)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摄入严重不足。

  2011年4月2日(rì),邓飞联合多名记者、国内数十家(shùshíjiā)主流媒体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免费午餐基金公募计划,倡议每天捐赠3元(考虑(kǎolǜ)物价因素,为保障乡村(xiāngcūn)孩子的(de)营养充足、膳食均衡,自2015年秋季学期起餐标提升为4元,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面倡导(chàngdǎo)6元餐标),帮助孩子们免于课间饥饿,享有热腾腾的免费午餐。

  免费午餐(wǔcān)基金始终秉持“师生同食、就地取材、透明公开、村校联合”四个执行原则,自2011年4月2日成立以来,截至2025年4月底,免费午餐基金共计募捐(mùjuān)金额124709.43万元,免费午餐基金联合多方力量累计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830所(suǒ)学校开餐(kāicān),共计帮助超过44万人吃上热气腾腾的(de)午餐。当前开餐学校共计748所,每个开餐日有近14万人在学校享用着(zhe)午餐。

  (许可亮 记者 张毅璞 实习生 张珂(zhāngkē))

免费午餐基金十四周年 惠及安徽57所乡村学校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